我的书包

第二百三十八章 廓尔喀ru侵

+A -A

廓尔喀之役。

    但是,当清军日夜兼程,奔赴藏廓边境之时,达.赖.喇嘛、仲巴呼图克图和噶布伦班第达、庆麟、雅满泰等,已私下同廓尔喀议和,后得到巴忠、鄂辉、成德等赞同。

    巴忠进藏之后,将吐蕃地方贵族定为挑起边衅的责任人,认为廓尔喀只是渴望正常贸易以及向朝廷进贡。

    而为了能尽快摆平事端,离开高原,便与廓尔喀方面议和,接受了多项不平等条款,包括给廓尔喀赎金赎买土地,吐蕃地区每年支付三百元宝,廓尔喀可以单方面入藏贸易等。

    作为朝廷钦差、驻藏大臣,巴忠不思为国尽忠,只想尽快了事,命令赎金有吐蕃地方高层自行解决,中央不予负责,并上奏朝廷,称通过谈判便使得廓尔喀入贡归降。

    由于不知实情,乾隆帝重赏了巴忠等人,命其班师回朝,第一次平廓就此结束。

    然而,好景不长,廓尔喀发现吐蕃高层并不打算执行条约,之前谈好的赎地费,吐蕃方面只打算支付一百五十个元宝,认为廓尔喀已经为大清属国,不应要求多余的赏赐俸禄,且意欲废除原条约。

    此举令廓尔喀摄政王巴哈都尔·沙阿愤怒不已,随即下令再次发兵入寇,兵力约万余人,兵分两路,侵入聂拉木和济咙等地,一路烧杀抢掠,洗劫了札什伦布寺,围攻吐蕃日喀则宗城。

    消息传至北京,乾隆颜面尽失,勃然大怒,严厉惩处办事官员之后,调心腹爱将、两广总督福康安负责吐蕃全权事务,并任命猛将海兰察为副手,率一百名精锐侍卫入藏,并从四川云南两地征发一万三千多人的大军再次入藏,是为第二次平廓之役。

    结果嘛就是清军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次跨越喜马拉雅山的远征,直接打到了廓尔喀的都城阳布。

    廓尔喀方面深刻认识到自身力量无法与清朝全面抗衡,遂下定决心求和请降,派出重臣携带大量犒军的牛羊粮草来福康安军营谈判。

    福康安深知后勤补给困难,时间拖久对己不利,为避免大雪封山、全军覆没,便乘势借坡下驴,奏明朝廷,与廓尔喀人勘定了边界,签订合约,廓尔喀遣使向达.赖和班禅谢罪,清军从帕朗古撤军,第二次平廓尔喀之征结束。

    这是第三次了,不过事不过三,这次黎汉明可不打算放过了廓尔喀了。

    想到这儿,黎汉明在地图上看了看广州,又看了看西康,最后把目光看向廓尔喀南方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所在地。

    广州即将光复,光复后的头等大事便是禁烟,而禁烟必然会得罪英国。

    如今讨虏军海军初创,实力上肯定远不及英国的海军舰队,如果发生冲突,海战对自己肯定不利。

    那么黎汉明就只能另辟蹊径,选择陆战了。

    但是当前形势下,如果能不与强国发生战争,则还是尽量避免为好,毕竟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推翻满清。

    但是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更何况还是直接断送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而贩卖的鸦片这条财路,而且如今中国又正值内乱,所以战争大概率不可避免。

    黎汉明做事一向喜欢留个后手,提前布局,他可不想到时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而直接武力威慑英国最重要的东印度公司,无疑能让英国投鼠忌器,避免直接与讨虏军开战。

    想到这儿,黎汉明便说道:“告诉宁培忠、赵秉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既然廓尔喀不长记性,那就灭了他们,告诉宁培忠,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注意福康安的前车之鉴。”

    想了想,黎汉明接着道:“另外,传令米生贵,可以加快速度攻取木王地、里麻等地,然后大军向阿萨姆挺进。”

    如此一来,讨虏军便从廓尔喀、阿萨姆两地对东印度公司形成了一种战略上的威慑,如果到时英军真与讨虏军开战,则两路大军便可直接攻进东印度公司所在地。

    想着想着,黎汉明感到有些头疼,考虑的事情太多了,用脑过度。

    “只是,我军在西康的部队恐怕有些不够吧?”孙良谟记好军令看了看地图后,随即说道:“如果大军南下了,到时西康地区生乱的话赵秉渊能应付得了吗?”

    黎汉明闻言笑了笑,道:“目前来说够了,再多,后勤的压力就太大了。”

    如今的西康地区交通不便,气候环境又极为恶劣,黎汉明算了算,一个兵至少得四个人来养,就目前的八万主力部队和两万后勤部队及官员等其他后勤人员养起来就已经很困难了。

    如果再往那里派兵,人少了没用,人多了,后勤又得成倍的增加。

    “再说,西康那里也不全是反动分子嘛,我相信支持我们军政府的会更多,加上一部分解放的农奴,他们再自己招募一些新兵来扩充军队完全没问题。”

    听了黎汉明的话,孙良谟想了想确实是那么回事,索性就不再多说什么了,把记好的军令递给黎汉明检查无误盖章后,便告退离开下去安排了。

    黎汉明看着面前的地图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才开口问道:“达拉克那里安排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