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65章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A -A

产单位。先生的产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当然是总需求啊!



    如果学生们对先生的课程有需求,请先生过来讲课,需求越大先生就讲得越多,先生的产量就越大。如果学生们不听先生的课,先生就只有闲着,没有产量,资源闲置。



    所以,学生们构成对先生课程总需求的一部分,是三驾马车当中的消费。



    另外,也有出版社、书商、互联网平台来找先生,买先生的课件做成产品出售,他们对先生的课也有需求,这一块叫“投资”。



    因为他们不是最终的消费者,而是要对先生的产品进行加工和增值;出口就是先生去其他大学讲国企改革,还有先生的书被印刷成各国文字出版。



    大家想想,市场对先生的总需求无法就是这三块,它们决定了先生的产量。像先生这样一个生产单位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很自然就会想到要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量决定总供给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产量。



    制定经济刺激政策,让三驾马车跑起来,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



    目前各国最主要的刺激手段,就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如,多印钞票,让你赶紧消费,手里的钱不花掉就贬值;降低资金的利率,让你借钱去投资;你还不投资,政府就自己发债募集资金让国有企业去投资,还有,政府上一些大项目,让大家都有机会赚点钱,然后去消费和投资,等等。



    问题是,这么一直刺激下去,三驾马车都疯了,总需求真的能带来产量的上升吗?



    回到先生的例子,如果市场上对先生的课程需求是无限的,人人都想听先生的课,但是先生的产量还是有限的。



    为什么呢,因为就算先生24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先生一年至多也只能讲两三百场课吧。所以,如果先生的产量到达了极限,你再刺激也没用了,产量不会再提高了,因为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了。



    这时候,先生会怎么做呢?



    先生就会提高先生的课酬,谁出价高先生就给谁讲课,结果会是什么情况呢?



    就是先生的产量没有增加,但是价格却上升。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那么就会出现滞胀,经济增长停滞,同时伴随通货膨胀、产能过剩、财政赤字。”



    吴楚之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在场的专家学者和场外的吃瓜群众都笑了起来,进而开始了思索。



    “问题回到需求、供给上面,前面我说过凯恩斯主义只考虑短期问题。



    其实在凯恩斯出生之前,有经济学家就认为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认为总供给决定总需求,而不是像凯恩斯说的那样正好相反。



    比如你公司产量越大,卖得越多,你们公司才会进行更多投资,你们的员工才会有更多的钱去消费,所以说其实是总供给创造总需求。



    那么从供给侧来看,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是什么呢?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劳动,另一个是资本。



    这其实也好理解,搞生产嘛,一要人手多,二要工具先进。比如,我的老师可以多雇一些员工来帮她做PPT,帮她找资料;或者购买更好的电脑和软件,增加这些要素的投入就会增加她的课程产量。



    现在我们也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丁教授所在的华亭学术圈,那边也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总需求不足是个伪命题,世界上不存在需求不足的问题。



    你的产品没有需求,是因为你的产品本身不好,所以关键是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问题,而不是去刺激总需求,就是说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丁莼带头鼓起了掌,他便是一个供给学派的坚定拥护者,他的提问其实就是在给吴楚之站台,给年轻人大胆说话的空间。



    吴楚之的回答,正是他想要听见的声音,没让他失望。



    有站台的,自然便有拆台的。



    第一个拆台的,来自本校,和曾慧娴不同的学派,乔万志教授。



    乔万志作为一个做事非常古板的人,对吴楚之的学术水平没有任何异议,但是对吴楚之治学的态度,意见很大。



    没有一点年轻人应有的谦逊!



    “吴楚之同学,你的论文,结构非常不严谨!为什么没有参考文献?你以为你是钱伟长先生吗?”



    吴楚之笑了笑,走过去指了指自己的论文,“乔教授,我在论文的前面就说过,本文不必参考任何文献。”



    乔万志的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很有些吹毛求疵,但是吴楚之这样的解答,却让他们体会到了吴楚之的‘嚣张’。



    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正是力学宗师钱伟长。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