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134章 阿gen廷渔船和民用造船厂

+A -A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上3/4是海洋,我们应该有雄心征服海洋,对于我们阿根廷来说,有三大洋最重要,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至于北冰洋未来很难涉及。”

    圣赫塞引用后世船王的名言,在新成立三海造船厂的成立大会上,其实他重生的时候已经是五大洋了,但不管是三洋还是五洋都不太喜欢这两个名字,干脆取了个三海造船的名字意思意思。

    “我们要竭尽全力发展我们自己的造船业,这件事代表着未来我们阿根廷的海洋经济,如果造船都是靠着进口的话,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对于海军来说也是如此”

    圣赫塞照旧发动了资金优势,进行了挖人工作,几名高级工程师正在进行紧张的讨论工作。

    “这是一张新型渔船的图纸,排水量580吨,是中大型渔船,大家看看图纸,钢筋铁骨打造,近期大家准备帮忙建造船坞,我们要建立跟渔民的合作关系。”

    “船坞数量2个,到是不用一批才对才是了,大家可以认真讨论一下,我们的第一个造船目标是,搞两个渔船出来,这事情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发展的第一步。”

    “老板,造船的技术我们都有,但是这个真的有市场吗,吨位那么小。而且阿根廷需要那么多鱼吗。”有人举手提问说道。

    “这个问题很好,事实就是我们阿根廷必须要有强大的民间造船行业,不然我们巨大的渔业资源不就浪费了,而渔船入门简单,制造难度也不大,我们可以先从这里积累经验。”

    “柴油机是重中之重,是我们的渔船能跑起来的核心,所以大家也要争取吃透这几个柴油机,让我们也可以铸造出来。”

    圣赫塞的目标很简单,多弄技术储备,把造船搞起来,为以后国家设计生产军舰还有潜水艇做准备的。

    圣赫塞找霍斯特搞了几个老式柴油机,准备自己搞,还找了阿根廷国内的德国专家。

    阿根廷后世马岛海战,海军的表现可以说是最拉胯的,躲在港口里闭而不战,不出力最少。

    事实上后世阿根廷造船业的发展基本上要到六七十年代了,而且以国营造船厂为主,但如果真等到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五十年代是拥有无限可能的时代。

    目前国内的造船厂,最大生产能力,不过500吨-1000吨的小型船舶,海军的船只基本上来自于英国和巴西造船厂,挺讽刺的。

    欧洲的法国的造船技术五六十年代发展很快,在法国军方的订单喂养下,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国营造船,成为世界第三大造船势力,仅次于美国和苏联。

    二战后,法国造舰业迎来的大整合,1946年法国政府将全法国的大型造船厂全部收归国有,成立法国造船管理委员会,积极推进法国造舰业的复兴,以在未来担当复兴法国海军的重任。

    法国造船业迅速赶超英国,并可以生产出核动力航母,还有阿根廷大英海战中最著名的飞鱼导弹都是来自于法国人。

    法国军工在国有化的浪潮中,发展越来越快,可以说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巅峰。

    

    从这样鲜明的对比来看,阿根廷的国有化,只是把所有权国有化,其他大部分制度都是沿用,并没有任何改革和创新,

    也没有本国订单采购,军方更愿意采购别国的大家伙,可以捞到更多的钱,却肥了别的国家,打击了本国的造船产业。

    这就是典型的造不如买思想,把自己国家的命根子掌握在别的国家手里,别人想怎么留后门就怎么留,而且很容易让阿根廷滋生腐败。

    民用造船方面,事实上后世以东亚为主导,一开始是日本,然后是南韩,最后新华夏,三个国家组合起来,成了世界民用造船的超级大国。

    目前的话联邦德国的民用船发展的最快,反倒是英国没落了许多,日本还处于前期准备腾飞的阶段。

    第一个造船业的超级周期是1965年-1973年,二战后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海运市场强势增长拉动了新船需求。

    而且60年代是非洲独立年,哪怕他们并没有彻底摆脱原先宗主国的掌握,却也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加上日本南韩还有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印度、中东石油国这些国家的发展,刺激了造船业强大的需求。

    那时候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高峰期,经过50年代的恢复积累,大家迅速腾飞起来,还带起来一个日本。

    反倒是苏联人搞起了内部自给自足,也走上了另一种发展路线,然后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逐渐走向巅峰,玉米大帝种了几年玉米就被勋宗赶下台去。

    苏联人在军事上的账面实力逐渐追平乃至超越了美国人,不得不说是个奇迹,特别是建立了几个超级舰队,但苏联人在民用造船领域,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发展,或者说相对落后。

    德国人跟阿根廷人现在关系不错,这个“不错”是指阿根廷为德国人经济复苏做出了大贡献,未来德国造船业是欧洲造船业“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