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托付

+A -A

而想助一臂之力啊!”

    林延潮叹道:“邹兄你的心意,我如何不明白呢?我屡屡推辞,公以为我毫无仁义之心,正如方才说的华歆不允人上船,我何尝不愿为天下老百姓办一些事呢?”

    “我之所推辞,是因为时不在我,朝堂之上似邹兄这样反对我主张的官员恐怕不在少数。既然明知道入阁要遭人反对,我又何必徒然为仁义的名声,几句请托,而出山为相呢?”

    “他人看相位如何如何?但于我今日荣华而言又有何加?倒不如传道授业,让天下人能够明白我的主张,等到如公这样的官员都能支持我时,我又有什么不乐意为之?要知道移风易俗难!而行新政变法更是难上加难啊!”

    邹元标闻林延潮之言几乎落下泪来,他再度起身长长一揖道:“大宗伯之心,可表日月,能得大宗伯这几句肺腑之言,邹某真是三生有幸!”

    林延潮托起邹元标道:“邹公有邹公主张!林某也有林某主张!王安石在没有为宰相前,与司马,欧阳不也是知己吗?”

    邹元标感慨道:“人生知己难求,能得大宗伯为知己,邹某无憾了。”

    当即邹元标重新向林延潮拱手作揖,然后大步离去。

    林延潮目送邹元标点了点头。

    邹元标当夜从离京,返回了东林书院,面对东林书院的众学生时,他对林延潮不吝啬褒奖之词言:“朝廷若用林侯官为相,如此百王之弊可以复起,三代之盛可以徐还!”

    以邹元标当时的声望,他的这一句话顿时引起了士林轰动。

    当时天下读书人中林延潮声望虽高,但不少秉持理学正宗的读书人对林延潮事功变法的政见都有所微词,甚至大力反对。

    现在经理学中领袖人物邹元标这么一说,等于代表板古的理学松了口。甚至不少食古不化的官员,这些人中大有反对过张居正变法的,他们听了邹元标的话,也不由生出了不如让林延潮试一试的想法。

    此事传出之后,众人都以宰相意属林延潮,但唯独顾宪成闷闷不乐觉得邹元标被林延潮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不过此非林延潮所知了。

    拒绝了天子,又婉言谢绝了邹元标后,林延潮知自己仕途就要画一个句号了。

    虽说朝鲜那边还未议定,石星仍是打算着治自己一个临阵抗旨之罪,但如此民意之下,石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真的给自己找麻烦!

    林延潮丝毫没将兵部最后结论放在心上,从大功到治罪,最后到不赏不罚也就是那回事而已。若石星真的议定大功下来,朝野上下势必推自己入阁,到时候天子那边也就难受了。

    因此这个局面刚刚好,林延潮让府内上下这几日收拾行礼,准备返乡之事。

    最后也不知谁走漏了消息,闻之林延潮决定离京,门生故旧官员是一波又一波的上门来挽留。

    方从哲很慌,表示无人主持新民报,他也要与林延潮一起撂挑子了。

    萧良友,叶向高,李廷机等则是为林延潮的待遇愤愤不平。

    孙承宗则不发一言,在林延潮面前默默地流了眼泪。

    而林用,林器也不舍京中结识的师长同窗,不过因林延潮决定返乡,他们也不得不随之离去。

    这一日京师下了一点小雨。

    林延潮与林浅浅一起出游,事实上林延潮来京当官这么多年,其实与林浅浅一起在京师游玩却很少。这一日也算离京前陪一陪妻子。

    林延潮与林浅浅坐马车游遍京师,待玩了大半日,林延潮问林浅浅还要去哪里。

    林浅浅忽然对林延潮道:“紫禁城我还没去过呢?”

    林延潮闻言问道:“紫禁城有什么好去的?再说每岁元旦你不是入宫朝贺几位娘娘?”

    林浅浅笑道:“那是坐着轿子去的,连轿帘都不许掀开,有什么意思?”

    林延潮点点头道:“不过我现在不可随意进宫,赋闲之身进宫恐有结交……”

    看着林浅浅嘴巴嘟起,林延潮笑了笑道:“那我们坐马车到东城墙根下逛一逛!”

    林延潮与林浅浅坐马车至东城墙下,找了一处没什么人的地方下了马车。

    仆役给二人撑了雨伞,二人相依看着烟雨之中的紫禁城。

    以前上朝时日日来此不过是觉得紫禁城是个皇上住的地方,办公地点而已,就算京城脚下的百姓见了紫禁城也不觉得稀奇。但对林延潮而言,也许马上就要离,今日在此看紫禁城却别有不同。

    紫禁城朱红城墙,用恢弘,悠远,大气,凝重,古朴等等词汇,不能一一形容。

    那上朝之时,第一缕阳光落在红墙碧瓦的金銮殿上,百官朝拜的场面。

    林延潮突然间想起,以前在贴吧看到一段文字。

    我华夏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刚烈于明……

    华夏之土,泱泱中国。存天地兮千载,尽人世乎倥偬。及吾大明,日居月储。正礼仪于炎黄,存衣冠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