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484章 烈属安家

+A -A

辅炬身后。

    他们不懂什么是银行,因此不知道怎么兑换自家丈夫、父亲的抚恤银和赏银。

    当然,朱辅炬也不懂,但他正好要兑换赏银,然后休息几天就前往宁夏,因此当张李氏母子二人找上门后,他也乐于驾着马车带二人来到了这西北第一城的西安城。

    和京城还有绝对多数重城一样,西安城也是有两个县组成的,一个是长安县、一个是万年县。

    不过从唐朝开始,万年县被改名为咸宁县,之后宋元明三朝都继承了地名,也没有再改回去。

    朱辅炬在军中看过关于西安府的书,所以此刻的他看着银行招牌的“大明长安支行”几个字,不免有些有些唏嘘。

    “走吧。”

    看了看造型迥异的银行,朱辅炬对张李氏母子交代了一声,然后就带着他们走进了银行。

    银行之中没有什么人,因为还不对百姓开放,因此能出现在这里的人,基本都是在朝廷里面挂了职的。

    所以,当朱辅炬一出现,一个坐在门口的从九品官员立马上前作揖道:

    “敢问……”

    “宁夏营军需官朱辅炬,此次前来是兑换赏银的。”

    朱辅炬没有客套,而是从怀里拿出了五军都督府的擢升文书。

    “将军这边请……”

    见到来人是正八品的军需官,这名官员也不敢怠慢,连忙带着朱辅炬等人赶赴一个玻璃窗台。

    老实说,这是朱辅炬等人第一次看到这么大块,也是这么清晰的透明玻璃。

    “兑换赏银的。”

    他们在打量着“昂贵”的玻璃,而那名官员也和柜台后面的一名次九品官员交代了起来。

    等交代结束,这名官员才转身笑着询问道:“敢问将军,可有入伍铁牌和赏银铁卷?”

    “有,不过我们要兑换两个人的,这是我同袍的遗孀,她也要兑换赏银和抚恤银。”朱辅炬解释着,同时张李氏也把自家亡夫的入伍铁牌和赏银铁卷,以及官府发的阵亡文书拿了出来。

    朱辅炬接过,连带着把自己的东西一起递了过去,而那名官员也把东西检查了一下。

    入伍铁牌很容易仿制,但是拥有简单变色油墨的阵亡文书,以及用液压机压出来的赏银铁卷,这是这个时代无论如何都仿制不了的东西。

    因此,简单的看了看后,这名官员便把东西推入了柜台,由柜台内的次九品官员再度检查,随后这名次九品官员才起身走向了后方的铁门。

    朱辅炬看着对方,而从九品官员也笑着解释道:

    “没有什么问题,他已经去点数了。”

    “嗯……”朱辅炬觉得这种异于钱庄的模式很新颖,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推广。

    不过不等他想清楚,便见到那次九品的书吏和另一个人,两人抬着一个大木箱从铁门中走出,并将木箱摆在了柜台的椅子下面。

    接着,这名官员开始拿出大钳子和钱秤,随后抬头询问道:

    “敢问将军,要一两的散银,还是十两,一百两都行?”

    “我要一百两的,他们就给一两的吧。”

    朱辅炬考虑了一下自己要去军营,买卖也是比较透明的,因此拿一百两的倒没有什么。

    不过比其他,张李氏这种家里没有了顶梁柱的妇道人家出门带着十两和一百两银子,未免有些太过招摇。

    “好,请大人稍等。”

    次九品官员闻言,便和另一名次九品官员一起开始剪银子。

    朱辅炬的赏银很快到手,三个一百两的银元宝加上五个十两的银元宝,最后加上七个一两银子的碎银,他的三百五十七两斩首赏银就到手了。

    明代一斤十六两,因此这三百五十七两银子,实际上二十二斤有余。

    “大人可以秤一秤。”从九品的官员从自己的位置上拿来了一个钱秤,朱辅炬见状也自己动手称了起来。

    重量没有问题,朱辅炬点了点头就准备装在布袋里带走,但让他意外的是,银行已经为他准备了装银子的物件。

    一个朴实的木匣子,银子装在里面,那沉甸甸的感觉,让朱辅炬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似乎四周总有人要抢他的银子一般。

    不过不等他的这种感觉消息,张李氏的银子也开始一点点的被裁减出来。

    由于张李氏的亡夫是小旗官,分的赏银自然要比朱辅炬这种在北山血战时还是普通士卒的人要多,加上那一百两的抚恤银,很快碎银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柜台里的两人忙活了半天,虎口都发酸了,最后才在两刻钟左右将所有银子裁减好。

    “一共是四百六十两的赏银,加一百两的抚恤银,合计五百六十两。”

    “五百六十两?!”听到亡夫给自己留下了那么多银子,张李氏有些愣住了。

    五百六十两听着不多,但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绝对是一笔巨款。

    这笔银子如果都拿去京城,那完全可以在皇城内买一处


【1】【2】【3】【4】【5】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