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527章 盛世之xia

+A -A

是两个已经遭受了九年旱灾的省份,朱由检继续知道当地百姓过的究竟如何,朝廷的新政有没有作用。

    至于河西,朱由检想知道的是在三百多万人口涌入后,河西和当年自己所见识的河西,有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例如迁移过去的汉人,是已经被伊化,还是将当地的宗教气氛彻底改变,当地百姓生活的情况如何,能不能供应三万大军西征收复西域。

    这三个省份的真实情况,对于朱由检治理大明有着很大的帮助。

    倒是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六省,朱由检有自信他们是过的很滋润的几个省份,因为耕地数量和人口数量摆在那里。

    剩下的浙江、南直隶、山东,朱由检则是想借助朱慈燃的眼睛,看一看当地的人口、人文情况。

    当然、这一次是借朱慈燃的眼睛来看,下一次就是朱由检自己去看了。

    这次朱由检给朱慈燃放了十个月的假,因为按照路线和必须要去的府县,他最少要走两万六千里。

    虽然这一路可以乘坐火车,也可以选择骑他自己发明的旅游车,但算下来还是每天需要赶八十余里路。

    这如果放在二十年前,肯定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在眼下各省省道、府道串联的情况下,对于朱慈燃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

    他不仅不觉得困难,还兴致勃勃的在第一天就完成了从京城到居庸关的路程。

    他按照朱由检说的,一笔一画的用文字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由于旁边有着徐霞客这个写了三十几年游记的人存在,朱慈燃的游记在语句和流畅度上,都和明代的通俗小说差不多。

    徐霞客和朱慈燃两人虽然一同环游,但记载的内容并不一样。

    朱慈燃的游记,主要是记载了地方人文,并且着重记载了地方上县城的民生和农村的民生有什么不同。

    徐霞客的游记则是更加丰富,不仅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还对手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城镇聚落、少数民族、各地民情风俗做了着重的描写。

    两人每到一地,便先去了解当地的人文,等朱慈燃出发后,徐霞客又走遍当地,将当地的各种矿物做好记录,同时记录好当地矿产的开采和冶炼情况。

    另外,由于徐霞客就读了许多《燕山教材》,因此每到一地,他就会从水文上去纠正各地的水利设施。

    例如二月九日,徐霞客对阳原县的辛其水库修建提出了不同的修建意见,而经过辩证和核查,往往是徐霞客提出的意见最符合当地情况。

    至此之后,沿途官员都请徐霞客帮忙查看本地水利。

    有的人是真的为了百姓,有的人则是看上了他礼部侍郎的身份,希望他日后能够提拔自己。

    总之,这么一来、徐霞客的行程就被耽搁了,以至于他和朱慈燃的距离越来越远。

    到二月十五时,朱慈燃已经抵达了太原府府治阳曲县,而徐霞客还在大同府境内为当地官员勘探水文。

    “啦…啦…啦…啦……”

    二月十六日,在欢快的哼唱声中,朱慈燃带队继续出发南下,今天他的目标是沿着汾水一路南下,抵达一百里外的交城县。

    由于沿途都是平路,朱慈燃很欢快的仗着车把,身边的车上是三个体型匀称的东宫太监,身后是骑着马远远跟着的几十名便装锦衣卫。

    “这山西的府道还是不错啊,宽阔平坦,出了京城以来,就数这一段路骑着最舒服!”

    享受般地吹着风,朱慈燃乐呵呵的眺望太行山脉欣赏着人文景观。

    只是他旁边的那三个太监,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东宫之中最胖的三个胖子。

    只是连续二十六日的赶路,三人体重骤降十数斤。

    再这么骑下去,他们非得成人干不可……

    这么想着,他们眼巴巴的看向自家太子殿下,却发现此刻的太子殿下连脚踏都不踩了,就这样看着远处的景色。

    相比较一层不变的京城、燕山、房山,当朱慈燃见到山西这样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自然风景时,他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震撼和享受。

    远处,黛色的大山绵延起伏,高高耸立,直冲云霄,好似一个个高大雄伟的战士一般,守卫着后方的平原。

    比起京城,这地方是纯朴的,就像这里的人一样,像黄土般朴素。

    那些在田地里刨食得百姓,看似有些脏兮兮、乱糟糟地,但他们的心地却十分纯朴。

    晚明的山西还保留着许许多多汉唐时期的寺庙道观和各种名胜古迹。

    与后世旅游的人一样,朱慈燃也会去探访这些地方。

    虽说这个时代还没有“商业化”一词,但出名的地方总是能看到许许多多摊贩。

    大旱之下,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大声嚷嚷着买卖,渴望获得一位客人,完成一笔交易。

    山西虽然大旱,但


【1】【2】【3】【4】【5】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