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一百零三章 玉堂后殿,青蛇chu没,赤帝之子

+A -A

不为”。



    摇了摇头。



    看到蔡邕已经走出了鸿都馆的正堂,门前的小黄门高喊——“陛下传颍川荀或觐见。”



    荀或收好了信笺,快步往鸿都馆的正堂走去。



    迈过高高的门槛,荀或低着头走入其中,不敢正视天子的目光。



    倒是天子刘宏,嘴角扬起,笑出声来。“荀公子无需拘着,抬起头来。”



    这…



    荀或突然感觉这个声音很熟悉。



    缓缓的抬起头来。



    恰恰这不抬头还好,一抬头之下,荀或一愣,吓得双腿一个踉跄…因为,出现在面前的天子,不就是…不就是昔日来玉林观的陈王刘宠么?



    “陈…陈王?”



    荀或下意识的开口。



    一旁的蹇硕连忙纠正道。“什么陈王,在你面前的是大汉天子,你该称陛下。”



    荀或这才发现,不光是“陈王”,就连陈王身旁的那位护卫,也是眼前的这位,他们…他们竟然是…



    “荀或拜…拜见天子。”



    当即,荀或拱手朝刘宏行礼,紧张之余,一句话竟说的有些磕绊。



    “哈哈哈哈…”



    刘宏大笑,旋即扬手示意。



    “坐”



    他方才没有让桥玄坐,也没有让蔡邕坐,竟是允许荀或坐在他的面前。



    “草民不敢…”荀或赶忙后退一步,诚惶诚恐…“草民昔日不知道陛下身份,冒犯了陛下,草民…草民死罪!”



    “何罪之有?”刘宏继续道:“昔日,朕微服去那玉林观,本是去窥探玉林观施粥一事,若非你荀文若解读柳羽着写的那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篇,若非你推演出‘引用照搬’、‘借鉴化用’、‘情景独创’这三条。”



    “朕如何借鉴化用?如何将玉林观施粥之法推广于整个帝国,如何施行十糠一谷,赈黄河之灾,你是大功一件,朕要你坐便坐,怕什么?”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荀或再推迟就显得矫情,他诚惶诚恐的跪坐在刘宏的面前。



    一方龙桉,两人对坐。



    蹇硕给荀或斟满了一樽酒,刘宏则是张口道:“方才与桥子、蔡子攀谈,朕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他们俩个的答桉出奇的一致,朕也想拿这问题问问你。”



    “臣必定知无不言。”



    经过短暂的调整,经过方才天子的一番夸赞。



    心境平和之后,荀或又恢复了往昔模样,荣辱不惊,再无半分战战兢兢的惶恐。



    “你觉得玉林观主柳羽此人如何?”



    “经天纬地之才,才能胜我十倍。”荀或道。



    这个回答,是刘宏意料之中的,毕竟…因为羽儿,荀或才能坐在这里,才能与他这个天子会面。



    “哈哈…”



    浅笑一声,刘宏继续问道:“朕本打算授予柳羽一个官衔,可因为他的身份,朝廷之中阻力颇大,这事儿你怎么看?”



    



    其实,这就相当于刘宏变着花样问出了同一个问题——如何看待道人入朝堂?



    按理说,这要从两方面去解析。



    一个是外在,一个是内在。



    也就是说…天子的本意是想用道人的,但他必须把这个棘手的难题抛给柳羽,抛给荀或。



    让他们去自己去铺出大道。



    “陛下之所以问出这个问题,想来是儒家在朝堂上深耕多年,氏族门阀对于儒家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故而刻意的阻挠道人入庙堂。”



    荀或侃侃而谈。“偏偏,越是如此,越能证明儒家已经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走向腐朽…无法再肩负起重震汉帝国的重任。”



    “这是为何?”



    “格局,眼界!”荀或继续解释道。“我与柳观主接触的时日颇长,也正因为如此,我才了解他的大志,这朝堂上是儒,或者是道,哪怕是新生的‘释’,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让大汉再度兴盛,如何挽回这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下的国事蜩螗,江河日下。”



    “基于此,柳观主的观点从来是引导‘儒’、‘释’、‘道’三教合一,三者融合,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抛开彼此芥蒂,共同为大汉的繁荣而战,若只是争一官一衔,争一朝一夕,在格局上,那些反对道人入朝堂者就已经输了。”



    嘶…



    荀或的话,振聋发聩,让刘宏的眼睛一下子睁大。



    从始至终,他细细的听,甚至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深深的嵌入心头。



 


【1】【2】【3】【4】【5】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