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阴历的二月初,乍暖还寒,风呜呜的刮着,不留一点情面。村口的小柏油路边,昏黄灯光的照射下来,白茫茫一片,那是打霜了。大多数人还躲在梦乡里,汲取着被窝的温度,只有此起彼伏的鸡叫犬吠,证明这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村落。这时,从远处走出一人,周身笼着薄雾,身形高而瘦削,背微驼,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给压弯了,近了,才发现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面容清俊却疲惫,下眼睑处满是黑青,胡子拉碴的,但也没遮住那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气度。
他不属于这里,而唯一能把他跟家乡联系起来的人也在几天前化了灰,入了黄土。
靳禹清掂了点纸钱,又带了点酒肉,准备最后一次去看看外婆。然后便彻底离开这个对他来说熟悉又悲伤的地方。
父母早在下葬后第二天就各自回归了新的家庭,靳禹清还想陪陪外婆,就多留了两天。他看了看手机,订的是下午四点的机票,离现在还早。点开手机某个社交软件,对话框还停留在那一句“有事,回老家段时间”,没有回复,这几天过去也没有任何短信与电话来嘘寒问暖。
冷漠如此,靳禹清也习惯了。倒是有些无用的信息,看的他心烦意乱,不愿搭理。
那座新坟就在老宅子外没多远。外婆生前喜静,住的十分偏僻,后来村里的人大多都搬出去住在了大路边,或者到城市里务工,只有外婆还在一直固守着摇摇欲坠的老房子和一些破碎的回忆不愿意离开。
靳禹清坐在泥土地上,也不管露水是否打湿他的裤子,头靠在墓碑上,就像小时候靠在外婆的怀里一样,他安心又满足地喃喃的诉说着自己的工作,家庭。靳禹清一直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有优秀的学历,体面的工作,有完整的家庭,漂亮的妻子,是外婆永远的骄傲。只可惜,外婆此生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曾孙出世。
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再有的东西。
靳禹清厌倦了目前的生活,这与他从前设想的未来有太多出入,但改变自己已经无力,更谈何改变他人?这个世界的规则在一点点蚕食他的自尊与良知。
“……外婆,活着真的好难……”
“我所一直期许的正义原来是他人玩弄权术所披的一层外皮而已,无论我做再多的努力,也永远与他们格格不入……”
“外婆,您教会我的道理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世道了……我该怎么办呢?”
何去何从?靳禹清用力抓着自己的头发,也只有在这个最亲近的人面前,他才能放下紧绷压抑的神经,彻底暴露出脆弱的一面。
两个酒杯,靳禹清倒满,一杯洒在墓前,一杯仰头喝完。火辣辣的酒液入喉太快,一时呛得他似有眼泪流出。从成年起,每当他回到这片土地,都会与外婆对饮几杯。外婆酒量很好,人也豪爽,爱看些杂书,是懂得许多人生真理的好人。好人难当,外婆却一生都在奉行自己的信条。他是外婆的骄傲,外婆也是他的人生导师。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是外婆知道他选择献身于人民事业之时,对他的告诫。每当他有些迷失时,总会想起这句话。
什么叫不违道,又什么是真正的无愧?
如今,靳禹清已看不透。他的双眼不再如从前那般清澈,遍布浑浊。
不知过了多久,靳禹清动了动冻僵的腿,站起身来,他说了太多话,也太久没有人能够真正听他说话。
“我该走了……”
外婆,再见,靳禹清作着最后的告别。
回去时,也许是因为喝了点酒,脑袋没有平日的清醒自持,靳禹清只觉得心中郁气消散了不少。酒能醉人,也能解愁。
无论有再大的打击与不公,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就可以重新站起来,为理想而奋斗,有时候靳禹清难免自嘲,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似的。
活着不易,却还是要努力的苟活着吧。靳禹清明白,他所拥有的已经是那些失去生命的人无法再抓住的东西。
生命可贵,理应珍惜。再珍稀的东西与生命相比,也黯淡无光了。
回到老宅,四周寂静无声,靳禹清站在门前,将破败颓萎的屋角与廊檐深深映入眼底。行李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四点的飞机,还要预留出坐车通向市里机场的时间。
正待他提上行李箱,准备锁上堂屋的门,突然听到了外边厨房里传来些许声响,窸窸窣窣地,靳禹清一开始以为是老鼠或一些别的动物在偷吃,锅里还剩下一些他早起炖的肉,很容易招来这些东西。他便想着过去清理一下,随手抄起个扫帚,放轻脚步,推开厨房的门。“吱呀——”一声门响,靳禹清的目光撞进另一双眸子里。
多久以后靳禹清回想起来,颇觉得这个对视有种命定之感。他很笃定,无论再重复多少次,他还是会推开这扇门。
两个人,两种人生轨迹,从一条不相交的平行线逐渐交叠重合。
像老天开的玩笑。
一个面容模糊不清的男孩,不,也不能算是男孩,看上去也大概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