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骁生当做人杰,徐骁死亦为鬼雄。
此去酆都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一代春秋不义战中无敌于当世的人屠北凉王寂然作古后,大梁王朝,举国上下皆缟素。
与此同时,瑞庆帝季青临不忘积极秣马厉兵,准备应对接下来必成定势的梁莽大战。
多年以来,中原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如今的北莽更是一统北方游牧民族,效仿中原建立强大王朝,这一代慕容女帝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使得北莽王朝越发鼎盛。
北莽已虎视眈眈中原多年,中原的土地更富饶,气候更宜人,尤其东部、南部地区临海,可发展海上贸易。
北莽地处内陆,且境内江河水源稀少,最渴求的便是中原东部、南部的临海区域。曾有一著名词人一首“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上片吟咏中原东南的自然风光和城池的繁华,下片吟咏东南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中原东南的繁荣、壮丽景象。北莽君王看到这一首咏尽中原东南富庶繁华的词后,欣然有慕于词中所咏“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南下入侵中原之志。
大梁王朝这边与北莽剑拔弩张之时,失踪了许久的旧离阳王朝大将军顾剑棠,带着自己的旧部,去了蜀地,与那意图光复大楚王朝的西楚儒圣曹长卿及其麾下西楚遗民联合,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割据势力。
这片春秋九国不义乱战后,统一了短短数十载的中原大地,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一日,日上三竿,瑞庆帝季青临锤着腰,离开了襄妃的寝宫,命巧匠将昨日破坏严重的寝宫好好修缮一番。如今他已纳裴南苇为侧妃,封其为“襄妃”。
回想昨日美好记忆,季青临不禁想吟诗一首,咏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寡人不是真无敌,世间犹有裴南苇。”
离开襄妃的寝宫后,季青临便带着徐骁留给他的贴身扈从徐堰兵,动身往北莽敦煌城而去。
昔年北凉帐下第一军师,被世人称之为“阴才”的李义山,在这里为他下了最后一颗棋子。
……
听潮亭。
李义山在这听潮亭最为神秘的顶楼,书写这许多年来王朝更迭,争斗起伏,如今,他已写到了北凉灭离阳,建立大梁王朝,一部今后将被无数人拜读的鸿篇巨著,就此诞生。
这位已在听潮亭顶楼待了足有二十载的徐骁帐下首席幕僚,忽然作呕,连忙捂住嘴巴,拎起脚边的酒葫芦,用一口绿蚁酒咽下涌上喉咙的鲜血。
“老哥老弟们,我也快要下去见你们了,大将军真是不够意思,在我前面先走了。”李义山轻轻叹息道,放下手中小楷狼毫,吃力地起身,破天荒地下了楼。
得了瑞庆帝季青临的允许,正在听潮亭中潜心研读各类武学秘籍的白狐儿脸南宫仆射听到动静,上前问道:“前辈,您这是?”
枯槁消瘦的李义山轻声道:“替我跟张巨鹿说一声,我想跟他下一盘棋。”
数月前人屠徐骁和季青临马踏离阳灭赵氏后,并未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将朝堂上素与北凉不睦的当朝首辅张巨鹿也一并灭掉。
只有人屠徐骁和季青临心中清楚,这位被人称为“碧眼儿”的当朝首辅,是继春秋十三甲之法甲荀平之后,又一位能够为了国祚,殒身不恤的读书人。
这么多年来,张巨鹿只是表面上与北凉不和,与人屠徐骁不和,实则暗里一直默默支援北凉抗莽,且其政见,也是与北凉殊途同归的,都是要为天下寒士大开龙门,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位昔日离阳王朝的内阁首辅、第一重臣,三十年黄门生涯,不骄不躁,对庙堂政事一直耐着性子冷眼旁观,只看只听,唯独不说,一出黄门便成龙,恩师死后两年内他连升十一级,顶上了老首辅的空位,甚至权位犹有过之,这么多年以来,无论是巩固边防,整顿吏治,张巨鹿都有着强有力的手腕和谋略,他提出的削藩、科举、限制盐铁,开辟水上交通枢纽,都是利国利民的措施,在经世济民上,庙堂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其一生最最大的追求,不过是为后世的读书人开辟一条广阔的读书之路,使得即使是贫寒的读书人也能够通过科举这条路成为国之栋梁,一展抱负,为国效力。这无疑动摇了王朝无数权贵,赵家藩王,豪族门阀,无疑都极为恨他。
张巨鹿也自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