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南洋近况
朱祁镇还没有登基,就在南洋布置了棋子。
但是之后二十年,朱祁镇都没有在这上面多插手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原因很简单了。
朱祁镇越发清楚明白,大明的问题在内,而不在外。如果一味的开疆扩土,反而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朱祁镇对旧港宣慰司,以及南洋卫等地,从来是要求维持现状就行了。
等朝廷大军主力向南的时候,大明在南洋有足够一个立足点就行了。
只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朱祁镇的想法,不能代替南洋卫曾家,与旧港施家的想法。
旧港施家施长安,而今已经年迈了。
不是当初对这年幼的朱祁镇侃侃而谈的冒险家。
这二十年间,施长安在旧港支撑的时间,越来越难受。
施长安在敌人上有些判断错误。
因为施长安而今在旧港最大的敌人,并非满者伯夷。
原因很简单,因为满者伯夷似乎要走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刻了。
满者伯夷建立在元代远征之中。也就是那位先与元军联系在一起,打败竞争对手,然后又反手将元军给埋了的爪哇君主。就是满者伯夷的建立者。
而今算起来将近二百年了。
他全盛的时候,正是元明之间,甚至在太祖时期,还扣押太祖派往爪哇的使臣。甚至建立起一套帝国体系。
就好像是中华文明一般,由帝国本土,外藩等组成。
爪哇就是满者伯夷的本土。
而满者伯夷的藩属国遍布整个东南亚。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个统治印度尼西亚全境的国家,甚至马来西亚相当大的部分都为满者伯夷所有,都是他的外藩。
这个时候的满者伯夷可以称为帝国了。
但是好景不长,在太祖末年,爪哇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就是历史上东王与西王相争,甚至到了上书大明朝廷求支持的地步。
请注意,在此之前高傲的满者伯夷一直对大明保持强硬的态度。
但是在这一次大内乱之后,就变得软化起来。
然后就保不住自己的藩属国了,第一个满者伯夷的藩属国投向了大明,那就是满刺加国,也就是马六甲。
但是此刻的满者伯夷已经无力应对大明的外交攻势,也无力应对藩属国的纷纷叛离了。
特别是郑和下西洋之后,更是将东南亚各国都归为大明的藩属之内,包括满者伯夷,在这种形式比人强的地步,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甚至旧港本来就是满者伯夷的藩属之一,被海盗陈祖义掌控,满者伯夷无力打回来,只能求助于大明。
这才有了旧港宣慰司。
在大明势力从南洋回缩的时候。
很多人都以为东南亚都会回到原本的秩序之中。也就是满者伯夷霸主回来。
甚至包括大明也是这样认为的。毕竟爪哇地区是东南亚农业最发达的地域之一。即便在后世也是可以养活一亿人口的丰饶之地。
说一句乃是东南亚这个时代的中心不为过。
但是从正统初年到正统二十年间的变化,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满者伯夷已经接近寿终正寝了。
旧港真正威胁就是阿拉伯人,或者是回回教。
回回教在贸易上是汉人的对手,这一点是没有错的。当施长安在旧港才发现,这个时代正式回回教在东南亚爆炸般发展的时候。
他们谋求的并不仅仅的是经济上的特权,还有政治上,以及领土上的。
而施长安又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郑和留下的摊子,华人未必是旧港的依靠,反而有可能是对手。
施长安是将自己的姑姑赶走了,才重新夺得了旧港宣慰司。
但是在郑和的传播之下,回回教在东南亚华人之中非常流行,甚至可以说郑和的行为将回回教大发展的时间大大提前了。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一个人信奉回回的汉人,到底是相信自己的祖先,还是相信自己的教友。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
历史旧港宣慰司的消失,就是因为施三娘与自己的丈夫投奔回回教了,在所以旧港施家就消失了,甚至在爪哇传播回回教九大圣人,其中有五个都有中国血统。
但是只有一个有中国名字流传下来。
其他流传下来的只有教名。
单单看文献,如果没有格外标注,谁知道他们是中国血统。
而爪哇所谓九大圣人,更是在而今前后几十年之间陆陆续续出现的。在未来几十年间,将东南亚全部染成了绿色。
一直保持到了现代。
如果没有朱祁镇的支持,没有南洋卫曾家相互扶持。施长安可能早就信了回回教投入回回教的势力之中。
当然了,这不是他真的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