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茹的南征大军撤离朔阳,是在城池陷落四十多天之后。
北茹军从一开始就没打算长期驻留,也没打算把这一带变成他们的地盘。朔阳城四通八达,地形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北茹本来就是游牧民族,并不打算下大力气改造这座中原名城,李景肃的兵力也不足以支撑他长期深入中原。
司徒晔和皇宫里搜刮出的所有财物一起,被打包成了李景肃的个人战利品。年少的皇帝被命令穿上象征身份的龙袍,被拖拽着拉到皇宫前的广场上。李景肃当着他的面,下令放火焚烧宫殿。
一时间烈焰升腾,烟尘冲天。两百年历代帝王精心修建的华美宫室在灼灼烈焰中一点点皮开肉绽化为灰烬。司徒晔心如刀绞,忍不住跪倒在地,无声地哭泣。他生于斯长于斯,即便凝结在这座宫殿中的回忆并不美好,但这是他唯一的家。没有了、化为灰烬,他的家也就没有了。
真正是国破家亡,孤家寡人了。
他不明白李景肃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许是嫌他不听话、总是令他扫兴?或许只是单纯地想羞辱他、刺激他?亦或许是想让他明白如今的处境,彻底断了他的念想?
军容整齐的北茹军队没有同情他,也没有给他悲恸的时间。他被从地上拖起来,扔进专门为他准备的囚车中。其余的俘虏当中,有被俘的官员,还有运气不好没能逃走的皇亲贵胄,还有一些从城内搜捕的工匠手艺人,都被驱赶着步行跟随囚车。
皇宫里抓到的宫女都被分赐给士兵,内侍则因为北茹人没有使用阉人的习惯,部分被杀,部分逃散。那两个服侍司徒晔到最后的内侍也不被允许跟随大军撤离。在司徒晔的恳求下,李景肃总算发慈悲放了二人的性命。
司徒晔在俘虏队伍中看到了被俘那日分别之后便未曾见过的禁军校尉腾毅,看起来除了略显憔悴外,并未遭受其他虐待。另外还有京兆尹方淮,是个他十分赏识的年轻官员,负责朔阳防御、组织军民百姓抵挡北茹大军到最后一刻。此外还有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恪尽职守、直至城陷被俘。寥寥几人,对司徒晔来说不啻于心灵的最后支柱。
这几个被俘的年轻官员也许久未曾见过他的面,如今君臣相见却无丝毫喜悦之情,隔着囚车的木栅相对垂泪。腾毅是武官,稍微克制些,几个文官都哭得泣不成声。
相比起官员的真情流露,皇亲贵胄们的态度则要冷淡得多。这些人多半都在抱怨自己运气实在太差,没能及时逃走,进而埋怨他无能守住京城。加上平时锦衣玉食惯了,根本无法适应身份的巨大落差,个个精神萎靡,冷眼旁观几个文官围着司徒晔哭成一团的场面,仿佛置身事外。
穆陵走了过来,大声呵斥:“不许哭!快点动身,别耽误了大军行程!”
众人敢怒不敢言地瞪着他。方淮抹了一把眼泪,对同僚道:“我等确实不该哭哭啼啼,丧了志气,叫这群蛮人看笑话!”
又对囚车中的司徒晔行礼道:“也请陛下克制,暂且忍耐。”
司徒晔点了点头,哑声道:“怀兴说的有理。今日虽然落难至此,万幸有众卿不离不弃。朕,谢过众卿!”
在囚车中正襟跪坐,他郑重地向众人行了一礼。众人惶恐,纷纷跪地行礼,被直呼表字的方淮更是激动不已,又惹来北茹兵的驱赶和谩骂。
大军出发时虽是正午,然而天色阴沉,北风呼啸,阴冷潮湿,天地间一派肃杀之气。城中房屋残破,百姓流离。虽经过月余,死难的军民遗体仍有大部分弃置露天,无人也无力收敛安葬。
见到北茹撤军,劫后余生的百姓脸上也只是麻木,并无喜悦之情。他们尽管侥幸未死,也已被搜刮一空,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根本不知活路何在。但是看到坐在囚车中的司徒晔,还是有不少百姓忍不住为他垂泪。
司徒晔羞愧难当,仍然强打精神,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姿容端正,不坠天子之名。
此去不知生死,更不知有生之年能否重返故土。在焚烧皇宫的浓烟烈焰和残存百姓的哭泣送别中,永嘉帝司徒晔坐在木栅栏打造的囚车中,屈辱地离开了都城朔阳。
从朔阳到北茹的国都平栾,据李景肃说,大军行军需要四十多天,骑兵急行仅需十五天。司徒晔其实是没有概念的。他并不知道平栾在什么地方,只知道是在北方群山之外。对敌人如此无知,被打败似乎也无话可说。可他确实无从了解,即便下命令搜集情报,大臣们也说不清楚,更没有人把他的命令放在心上。倒是做了俘虏之后,李景肃跟他说了不少关于北茹的事,真是莫大的讽刺。
在瑞福殿这些日子,李景肃对他喜怒无常,有时心情好,便会流露出些许温情,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说话,。他有意想多了解些北茹的风土人情,多少顺着他的话题做些回应,李景肃便会心情大好,话也多起来,态度也没有那么凶恶。他这才知道李景肃不仅仅是北茹的大将军,还是北茹王刘辉的内弟。北茹现在的第一王妃李月柔,正是他的亲姐姐。
“……‘李’这个姓氏,是前朝皇帝赐给我们一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