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最任性的典故,大概就是他曾跟司马衷要军职,司马昭也果然给了他“步兵校尉”的头衔。
但是阮籍要此官职的唯一原因,只是打听到步兵校尉的兵营厨师特别善于酿酒,并且仓库里当时正有三百斛的窖藏。阮籍同学自如愿以偿的当上了这个校尉以后,一件正事都没干过,连官署也很少去,就只拿了酒来和他的名士朋友们分享,每日醉生梦死,不亦乐乎。
这种现象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场上都是很少见的,可偏偏在晋朝却备受推崇。
王.中二病.济当年任职的时候,表现的那么随性,学的就是阮籍。可惜,没学好,玩砸了,退居北邙十数年,后来历经大彻大悟才得以重新出山。
王济将毕生所学的都倾其所有的交给了妹子卫玠,耳提面命教会他的第一个做人道理是要过上“爱谁谁”的洒脱人生,第二个做人的道理就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阮步兵(阮籍的官职),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学的来阮步兵。”
卫玠虚心受教。
“这是我大兄当年想让我明白的道理,可惜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没有听进心里,后来自己学会痛了,才领悟到的。我希望你能避免这个曲折。”
王济抱着一坛上好的老酒,坐在一树海棠之下,与卫玠谈冯唐,论李广,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阮步兵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他真的有大才。他不去官署,不代表他做不好庶务。”
最简单的例子,阮籍曾对司马昭漫不经心的表示,很喜欢东平的风土人情。司马昭把阮籍派去了东平做官。
结果,阮籍只在东平待了十多天,就再一次骑着他的标配——小毛驴,晃晃悠悠的辞官回了洛阳。在为官十多天的时间里,阮籍基本没怎么去过衙门,只下了几个简单的政令。但正是这几个玩票一样的简单政令,给出了一个政通人和的东平。
相当的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历史。
阮籍让人把衙门的官舍墙壁给砸了几面,形成了官员内外可以互相监督的现代式敞亮的工作环境,谁做事谁偷懒一目了然,高透明度的办公室,极大的提高了东平衙门的办事效率。为东平日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大诗人李白曾作诗,表达了对阮籍此举的推崇:
阮籍为太守,
乘驴上东平。
判竹十余日,
一朝化风清
不过,国人大多如此,只看果,不看因。只能看到阮籍不去官署的任性,看不到阮籍的敢这么任性的愿意。
王济学阮籍失败后,还是有大把大把的名士前仆后继的学阮籍,觉得不去官署、不干实事,才是是一种写意风流,十足名士范儿。
王弥没想到裴頠也是这种官儿,说实话,有点小失望。
在王弥风中凌乱的时候,庶族出身的小官吏,还好心提醒王弥,哪怕裴祭酒在这里,也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我们这儿不是河南尹,不管你有什么冤情,我们都不负责哒。除非是国子学内部发生了争端,但是想必王弥也不是国子学的学生。
所以说,不试也知道的吧?裴頠比裴憬更难接近。木艮在心里无奈道,实在是不好意思拆穿自家老大。
如果裴頠在,他大概会觉得冤得慌。
作为务实派的杰出代表之一,裴頠一生都在致力于呼吁世家官员干实事。他只是因为今天要去洛阳太学讲学,后来又被卫玠告知了家中兄子作孽,这才因故没有去官署,名声就是这样,你做了一辈子好人,哪怕只一不小心做了一件坏事,你都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王弥没见到裴頠,又因为觉得裴頠也不一定靠谱,便和木艮又折返回了裴憬家,看看有没有机会溜进去,或者干脆趁着裴憬出来的时候绑架裴憬,用以人质换人质。当然啦,绑架什么的,是放在最后的不得已手段。如果可以,王弥还想在京中混下去,并不想因为躲避裴憬这么个人渣,就连京城都待不下。
好巧不巧(并不巧),就在王弥回到裴憬家的时候,王弥终于遇到了正准备亲自上门去收拾兄子的裴頠,两人没再搞什么偶像剧的误会乌龙。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弥看见裴頠时的眼睛都在发光。王弥没见过卫玠,却是有幸见过裴頠,一眼就认了出来。
裴頠带着一肚子的火气和一小队部曲砸上了裴憬家,他根本就没打算进门,只让下仆在门外高喊:“裴憬你给我出来。”
——传说中的骂街。
裴憬正在屋子里和管家搞小阴谋、小诡计,正做着如何用钱钱钱威胁王弥把银子交出来的春秋大梦呢,就被这穿透力极强的洪亮声音给吓了一大跳。从地上坐起,还不知道砸门的是谁呢,裴憬咋咋呼呼的跳起身,挽起袖子亲自出门去理论了。
“知道老子是谁吗?知道老子叔父是谁吗?我老子的叔父可是……”
裴憬虽然和裴頠闹掰了,但是搬出去之后依旧在处处打着裴頠的旗号狐假虎威,甚至因为明白了裴頠当年的好,一直想要和裴頠重修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