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觉得,皇上的动作,太快了。燕王和西蜀王本就手握重兵,蠢蠢欲动,蓟北和西蜀中间只隔着关内和陇右一带,若是靖西王也心怀反心,那情况就更不妙了。”见周玦亦是愁容满面,顾秉接着道:“靖西王,当年陛下即位之前,我就见过,也算是当时枭雄,若是……”
周玦拍拍顾秉:“陛下决意御驾亲征,以赫连杵为上将军,世袭嘉武侯独孤承为右将军。除此之外,临淄王不日将率十万甲兵来援。”
顾秉咬唇:“大军什么时候开拔?朝中事务,陛下如何安排?”
周玦淡然道:“我随大军出征,其余文臣尽数留下。顾秉听旨。”
顾秉跪下。
“敕曰:近日边庭告急,逆贼轩辕箓,轩辕笙久有不臣之心,兴兵作乱,朕受命于天,当荡平流寇,讨伐凶逆。银青光禄大夫大理寺卿中书省行走顾秉,德行昭昭,治功赫赫,宜进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领户部尚书,食邑六千户。特进左光禄大夫,赏紫金鱼袋。”
楔子:岁月惊心遂如许
顾秉闲坐在悦君楼上,淡淡看着车马冠盖如潮般向着自家府第涌去。
“这些小人,看见大人下狱各个避如蛇蝎,如今大人高升,他们一个个如此阿谀。看着真让人恶心。”
顾秉喝口茶:“清心,你跟在我身边这么多年,也算是阅人无数,你现在告诉我,你见过几个君子?”
清心愣怔了下,扒着手指算了算:“大人,恐怕不到二十人。”
顾秉笑笑:“那你见过几个小人呢?”
清心默然:“大人,我懂了。”片刻又问:“大人,那你在这儿等谁呢?”
顾秉看他:“我就不能来茶馆坐坐?”
清心摇摇头:“大人从前很忙,哪里有这种闲工夫。”
顾秉还未搭话,就听隔壁桌有两人在窃窃私语,顾秉听见声音就有些乐了。那鬼鬼祟祟咋咋呼呼的不是吴庸又是谁?此君乃是朝中第一消息灵通人士,很多事情,连顾秉都要专程找他打听。
吴庸对面前的孟尧神秘兮兮道:“听说没有,要打仗了!”
孟尧愁眉苦脸道:“打不打仗我倒是不知道,但侍郎大人最近急坏了,上面突然要我们修缮河东道,山南道还有剑南道六郡城池土木。我都好几天没合眼了,今天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溜出来。”
吴庸老神在在:“听说燕王和西蜀王反了,听了你的话,恐怕是真的。我还听说啊,陛下要御驾亲征,这几日尽在建章那里练兵呢。”
孟尧叹气:“最近朝中真不太平,先是顾大人被抓起来了,接着史苏两党一个接一个的倒霉。你说苏景明怎么那么狠心啊,就那么看着自己全家被流放?”
吴庸满脸嗤笑地看着他:“这你就不知道了,这才是聪明人,不然凭什么他全家都在烟瘴之地受尽苦役,他依然官居原职,吃香的喝辣的啊?”
孟尧又低低问:“我听说燕王西蜀王造反的理由是清君侧,你说,他们要清除的那个奸臣是谁啊?”
顾秉微微一笑,躲在窗后,吴庸四处看看,没看见人,便放心说道:“这还用问么,肯定是东宫一系的,想想之前的事情,是顾大人提出来要削藩,还牵连了史阁老和苏太傅,坏了燕王他们的好事,还不知道有多恨顾大人呢。上次他们派人构陷顾大人,结果顾大人到底是清官查不出什么问题,下狱一遭,这么快又放回来了,听说还要升官。”
孟尧瞪大眼睛:“顾秉才二十八多些就已经当了两年大理寺卿了,还要升官,那岂不是正三品以上?”
吴庸摇头:“我也不知道升到哪里去,我觉得陛下若真要御驾亲征,八成是要带着他的罢。”
孟尧抱怨:“你不是和他同科进士么?他现在刚刚劫后逢生,你应该去看望一二,顺便探听一下。何况笼络笼络关系总没有坏处。”
吴庸也跟着叹气:“他的同科多的是,钟衡臣还是呢,还不是落井下石参了他一本?”
二人对坐沉默半晌,吴庸突然轻轻问:“孟尧,你说我们会打赢么?”
孟尧还未回答,就听一个清冽的声音传过来:“陛下有真龙护佑,又是正义之师,必会凯旋而归。”
——第三卷·洛京·完——
第四卷:北疆
第一章:固知远别难为情
顾秉在中书省行走已有两年,由于黄雍年老体弱,平日里常代其处理事务,故而此次升迁,倒也并不觉得不适。唯一觉得别扭的恐怕还是周遭人对自己的态度,此时朝局极为复杂,史苏两党纷纷覆灭让士族元气大伤,牵扯不深的余党纷纷开始另谋出路,或顽固不灵,蓄谋反扑,或改换门庭,另择明主。本是整顿朝纲,顺服人心的大好时机,偏偏此时西北战事不明,群臣对朝廷取胜并无完全把握,于是乎,朝野上下颇有些摇摆不定,隔岸观火的意思。
作为此事最大的受益者,燕蜀二王声讨的对象,顾秉身处风暴中心,日子不可谓不难过。每日府邸门前周遭均有多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