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苛刻的标准精心打磨每一幕,却又没有让这些画面呈现出机械般的冷酷,而是浸润着女性特有的精致细腻。
演员的表现同样十分出彩,男女主角身上都散发着由内到外的艺术气质,音乐家有着一种从骨子里带来的古典贵族式高贵优雅,而画家纤细的手腕中满是她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在俗世几经沉浮,愈显芬芳馥郁。
更让人惊叹的是,电影从头播放到尾的两个多小时里,背景音乐竟然几乎一刻都没有断过。
音符跃动、旋转,时急时缓,送走一幕幕唏嘘苦痛,迎来一次次新的感动。
描述他们两人陷入爱河的时候,音乐浪漫又欢快,激起人们心中万千爱恋;在刻画他们分歧时,却又变得低沉婉转,留足了引人遐想的空白。
而当离别一幕来临,美术馆中,两人四目相对时,流淌的背景音乐里第一次响起了人声,那是音乐家演唱的,献给爱人的别离之歌。
他的声音低沉而悦耳,轻轻唱出两人相遇以来的所有故事,歌声平淡却满含遗憾,每一个字都仿佛震颤在观众心尖。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这是全片唯一没有伴奏的几秒钟,一片寂静中,音乐家深深看着自己往日的爱人,眼神变换,最后一句歌词也转为轻描淡写,悠悠荡荡,其中蕴含无限美好祝愿:
“永别了……”
这份爱情如梦幻般诱人,也如梦幻般易碎,可这部电影想诉说的,从一开始就不仅仅只是爱情。
旋律再次响起,对画家而言,爱情更像是追求梦想时得到的一份意外惊喜,梦醒了,她宛如新生,带着从梦境中得到的灵感与惆怅,马不停蹄,继续向前。
观众们被动人的乐声、绝美的画面引入了这个晶莹剔透的梦幻世界,除了潸然落泪的时刻,自始至终盯着屏幕不忍闭眼。
首映大获成功。
五天后,在全国影院正式上线。
可惜一部文艺片,就算口碑再好,票房上人们也不会抱太大期望。
最初上映的几天里情况确实也是这样,影院内放眼望去满是空位,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观众。
可出乎众人意料,几天之后观众竟然逐渐增多,并且增长趋势越来越快,没过多久就已经是场场爆满。
有记者调查后发现,竟然是因为许多人看完回去后,又叫上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二刷三刷,像这样经过口口相传,的知名度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在众人之间不断扩散,最后导致了许多人慕名而来。
据大部分被采访者所说,除了情节画面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却是音乐,电影中中天衣无缝的配乐在人耳听来是一种极致享受,男主演演唱的插曲更是让人听过一次以后就魂牵梦萦。
更有人表示:像这样花一张电影票的钱,就能感受听一场音乐会的体验,何乐而不为?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部电影竟然引发了一次小小的“分手潮”:有许多对早就心生嫌隙的情侣在网上表示,他们结伴看完电影后感悟了人生,意识到更重要的是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像这样相互折磨下去,于是他们和平分手,互道永别。
那头喜讯频发,柳问琴却已经无暇关注,因为在宣传告一段落以后,他把全副心神投入了另一件事中。
这一天,他在龙城文化中心的一座场馆内,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粉丝见面会。
说是第一个,或许有点不妥。
前世的时候,他的名声就曾传遍天下,在得到君王青眼之后更是扶摇直上,受到皇城贵族们的疯狂追捧。
由于当朝天子喜爱弦音,于是不论是喜爱独奏者,抑或是喜爱宴飨者都以天子为尊。
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一方面认为古琴是代表君子的高雅艺术,应独品而不该置于尘嚣之间,另一方面却又不断请琴师在宴席上进行表演,以此宣扬自己对古琴的热爱。
身为天子眼中红人的流泉更是众人炫耀的标志,那时候不论大小宴席还是好友聚会,人人均以请得流泉奏乐为荣,柳问琴府中访客往来不绝,达官贵人无数,公子俊杰如流。
可当时的柳问琴并没有感到快乐,他只觉得荒诞异常:他确实想让自己的琴音响彻天下,却不是以这种形式。
那些宴席上,当他抚动琴弦,音声传彻整间厅堂时,他没有看到人们脸上露出舒适惬意的陶醉神情,那些人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们脸上挂着贪婪的笑意,眼中冒出为名为利不择手段的精光。
即使其中也有真心喜爱这份清响的人,但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都是为了附庸风雅巴结权贵。他们看着柳问琴的眼神满是欣赏,却跟打量一只羽毛华美的笼中鸟雀无甚区别,仿佛为了他们出声啼鸣才是他存在的一切意义。
那段时间里,他时常辗转难眠,无数次思考自己的做法到底哪里出了错漏。
一旦入睡,他总会在午夜梦回时遇见他的师父,可每当他吐露自己的疑惑,并渴求对方一句指点时,师父却都只是微微一笑,一语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