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五百一十六章 潜心研究

+A -A

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了吗?”

    乔安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庞学林。

    庞学林微微一笑,说道:“不辱使命!”

    乔安华和沈渊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兴奋的表情。

    乔安华的兴奋在于,中微子领域的研究在停滞了数十年以后,终于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沈渊的兴奋在于,惰性中微子的出现,很有可能让人类在中微子探测领域取得突破。

    而这种突破,将会为拯救被困地心深处的沈静提供了基础。

    “阿林,你看你,三个月了,都不打理一下自己,整个人都发臭了,你先去洗个澡,顺便把头发剪一下,到时候咱们再汇合讨论!”

    沈渊对庞学林道。

    庞学林抬起自己的手臂闻了闻,说道:“老师,我好像没闻到什么臭味啊!”

    沈渊哭笑不得道:“你自己能闻到才怪,赶紧去洗洗,洗完再说!”

    “哦!”

    庞学林笑了笑,直接返回自己的房间。

    半小时后,顶着一头蓬松的头发的庞学林出现在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会议室内。

    出席这次会议的,除了乔安华、沈渊外,还有来自高能物理所的另外两位院士季青青、刘旭以及中科院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的主任曹广云、清华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王崇庆。

    在会议开始前,庞学林首先将自己过去三个月的成果分享给在座的众人,然后说道:“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这次我们内部的学术报告会,过去三个月,我根据从高能所拿到的过去三十年间的中微子宇宙背景辐射观测阵列数据,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终根据这些数据,我基本上可以判定,在我们的宇宙中,存在第四种惰性中微子。这种中微子,将会成为温暗物质的有力候选者,同时也对我们宇宙的演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会向各位展示这种中微子存在的证据。众所周知,宇宙的早期是辐射为主时期,在今天的宇宙中密度几乎可以忽略的光子和中微子等极端相对论粒子在辐射为主时期是宇宙密度的主要贡献者。辐射-物质相等发生在红移约3200时,此后宇宙是物质为主了,但到复合时期(红移约1100),中微子仍对密度有显著贡献。”

    “如果存在更多的中微子种类,它将影响复合时期的宇宙膨胀速率,并进而影响宇宙在复合时期的年龄、扩散的尺度、声波视界大小等,这些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温度和偏振各向异性角功率谱中显现出来,更多中微子数量总的效果是使CMB 角功率谱中的所谓衰减尾(damping tail)移到更大尺度上。综合哈勃常数测量及T 等实验的CMB 数据,在l 的值位于1000 ~ 3000 处一度测到了偏大的衰减,给出的有效自由度;3……”

    “但是,目前最新的中微子阵列卫星数据给出的Neff 很接近3:Neff=3.13±0.32,普朗克卫星TT lowP;Neff=3.15±0.23,普朗克卫星TT lowP BAO;Neff=2.99±0.20,普朗克卫星TT,TE,EE lowP;Neff=3.04±0.18,普朗克卫星TT,TE,EE lowP BAO。这里普朗克卫星TT,TE,EE 指的是普朗克测得的温度和E 型偏振(TT,TE,EE)自相关和互相关角功率谱,lowP 是指l<29 的偏振数据,BAO 是指综合6dF,SDSS,BOSS,WiggleZ 等大尺度结构巡天数据测得的重子声波振荡给出的(03 仍可能出现……”

    ……

    庞学林的语气不疾不徐,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

    除了沈渊,剩下几人都是国内物理学领域泰斗级人物。

    乔安华自然不用说,中科院院士,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地球同步轨道对撞机(Geosynous Orbit Collider)国际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

    季青青,中科院院士,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对标准模型中弱电对称破缺给出了满意的解释,虽然他的理论还没得到证明,但已经为他在国际物理学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有很多物理学家基于他的理论试图对标准模型进行进一步完善。

    刘旭,圈量子引力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他在自旋结网圈(与自旋泡沫)非微扰量子引力的研究中曾引发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

    曹广云,除了中科院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主任的身份外,他还领导团队成功确定了中微子振荡中,(Δm21)^2与(Δm32)^2之间的大小关系,使得中微子振荡的研究,只剩下了一个理论上的CP破坏相角δCP需要测量。

    过去三个月,庞学林在分析中微子辐射观测卫星阵列的同时,乔安华也没闲着,他将庞学林的理论计算论文以及惰性中微子的猜想发给了圈内诸多重量级学者,询问


【1】【2】【3】【4】【5】【6】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