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83章 gao氏七代,惟此而已

+A -A

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算了,你别干了,回老家养老去吧。

    被僖宗收回东南军政财一切大权后,高骈气得破口大骂,屡次向僖宗上书辩解,强调说:“是陛下不用微臣,固非微臣有负陛下!”乃至出言不逊。

    有多不逊?

    拿子婴系颈于轵道和更始帝俯首刮席这两个典故,直指僖宗已为亡国之君!

    僖宗气得半死,险些诏各道兵马齐讨扬州,宰相和杨复光考虑到黄巢,劝僖宗忍着。

    僖宗忍了,只让朝廷下诏驳斥。

    翌年宰相王铎率军收复长安,高骈听说后悔恨万分。

    李煴之乱爆发后,朱玫矫诏进高骈中书令,兼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等使职,高骈本来就怨恨僖宗,于是接受伪命,上笺劝进,不断遣使供奉伪政权。

    前年,高骈被刘匡杀害,高崇文的嫡系后人亦同步全部被杀。

    这是正史的说法,那么问题来了,高骈有罪吗?

    肯定有!

    但,决不是割据东南!

    根据《册府元龟》收录的时任宰相郑畋在中和元年三月发布的檄文,郑畋檄文中说道:“淮南高相公,会关东诸道百万雄师,计以夏初,会于关内。”

    那么由此可知,此次出兵是中央既定计划。

    既然是既定战略,高骈驻军扬州百日不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桂苑笔耕集》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佐证,其中收录了唐廷在中和元年秋天颁布的两道诏书,其中一诏明确指示高骈,非不必离任勤王,应当扼守江淮要地,以防黄巢逃脱。

    僖宗原话是:“为朕全吴越之地,遣朕无东南之忧。”

    那么由此可知,高骈主观上并非不愿入关勤王,最后也是奉旨收兵,正如他自己说的:“陛下远许分忧,不令离任,臣进退惟命,始终无亏。”

    其实高骈无法北上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受到了浙西周宝和徐州时溥这两大强藩的掣肘,二是唐廷判断高骈北上后东南必乱,所以最后以高骈奉旨收兵结束。

    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这三部正史的相关内容,一可能是受了《广陵妖乱志》等丑化野史的影响,欧阳修和司马光等是史学大家不假,但当时是宋朝,一手史料不多。

    旧唐书虽是根据实录撰写,但主编刘昫先后出仕唐和后唐,对故朝存在一定感情,另一位作者赵荧出仕朱梁,对唐朝没感情,写文的时候也就没那么多忌讳。

    有人要美化,有人要照实写,有人照着二手三手史料写,这么一来,谁说的是真的?或者说,哪家是权威?

    这也就导致很多说法存在争议。

    二是为时代政治限制,当时中央主政的宰相郑畋与高骈素来不和,僖宗虽然对高骈请幸东南的举动不满,但真正促使僖宗下定决心放弃高骈的,郑畋恐怕脱不了干系。

    郑畋是平定黄巢的大功臣,对故朝有感情的刘昫当然有动机给高骈加一笔黑料。

    而且高骈后期昏聩是公认的事,后晋史官再在他两次上表请僖宗南幸的基础上说他意图割据东南,后人联想到他驻军扬州不前以及臣服伪帝的举动,当然会相信。

    不过当李晔一番查找对证,发现情况不实。

    如果唐廷真的认定高骈割据东南,那么高杰根本不可能在神策军当上都校,高济想在杨行密府中当上司马也不会那么顺利,高琼就不可能以科举出仕前往四川当县令。

    根据现在朝臣的态度来看,也没人把扬州和河朔三镇同列。

    李晔心里想着的时候,高杰的哭声也停止了,李晔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扶额叹息道:“常言四十不惑,高骈却是越活越糊涂,最终招致不幸,连累崇文公血亲一同被害。”

    高杰恨恨道:“仲父好神鬼事,真是鬼迷心窍了。”

    君臣二人交流几句,李晔正色道:“虽然高骈给祖父脸上抹黑,但高家世代忠烈不假,你在伐岐之战中也立功了,朕论功行赏升你为潼关防御使,但韩建认为不可。”

    高杰眉头拧成一团,躬身拱手道:“臣愿为圣人效死,请至尊示下。”

    称呼从陛下变成了圣人,至尊也整上了。

    李晔淡然一笑,抬手虚扶道:“韩建敢阻,然朕意已决,朕准备立即让你赴任。”

    

    不待高杰回应,李晔就继续说道:“但朕并不是让你去找张行思讨要,朕会拨给你五千精锐马步军,你就在潼关十里外扎营,朕已令黄元彰与刘过点四千天威军和你同行,他们也会在潼关十里外扎营,你们平日里正常操练士卒就行,不必理会张行思。”

    高杰道:“朝廷无名驻师,臣恐潼关镇国军狗急跳墙。”

    这是朝廷的惯用手段,我不打你,我就在你周围练兵,进行军事演习,至于假想敌是谁,自然有人对号入座。

    高杰也知道李晔的用意,所以才担心镇国军狗急跳墙。

    李晔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潼关匪患愈演愈烈,你们去山上剿匪就行。”

  


【1】【2】【3】【4】【5】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