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诗雅毫无顾忌地说出‘大隋亡’之语,长孙无垢连忙想要捂住杨诗雅的嘴巴,只是被其轻轻避开。
他看了看后面同样紧张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就微笑着说道:“不用担忧,别人若是如此说法会如何,我尚且不知。
但是我们威虎寨之人就不用担忧了,圣人还是很好说话的。
按照萧老师的说法就是, 我们威虎寨不同,是不属于任何世家宗族的,若是继续发展,也和它们是不同的。
这种信任很奇怪,但也很有意思。
老师有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圣人也多有期待,或许这种期待很盲目,但是按照老师的发展方向来看, 威虎寨对大隋、对未来的统治者都是极有好处的。”
李世民等人不理解,其实杨诗雅等学生也不理解。
李世民等人身为世家权贵当然要处于合适的地位考虑事情,皇权讨厌世家宗族,这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的,但这就是共治天下的局面,圣人也奈何不得。
只是他们不理解圣人为何不担心宫楠的发展,也不理解宫楠为何不是像其他宗族那样发展。
杨诗雅等学生们则是考虑到未来的利益,他们觉得若是有宫楠领导华夏,这必然会是最合适。但其却偏偏不愿占据皇帝之位,而要让寨民们向外发展。
几人走进一个茶馆,这里是商贩们经常聚集商讨一些信息的地方。
杨诗雅身边的一个学生走过去,先在茶馆的表演台上宣讲了一些内容,也是相关于秋季招生的事情。
李世民坐下来边听,边和长孙无忌看着最新的报纸。
今日份的报纸有着很多的彩图,还都是铁甲舰的照片,这让他们看着甚是过瘾。
尤其是在其中又学到了一些新的名词,以及相关的解释。
照片中有船坞里的建造过程,也有下水的那一刻时光,后面更还有试航行于大海时的场面。
其照片的拍摄角度是在船台位置, 只见尖尖的船头分开巨浪,前面及两侧则是被撞碎的浪花,场景十分的震撼。
在看报的过程中,他俩发现杨诗雅只是到茶楼里的柜台前,就轻松买到了一份报纸,显然这里应该是一个报纸的分配点。
台上学生讲解了秋季招生信息之后,就有商贩开始提问了。
不过由于最新报纸的内容,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有关海上航行的,大多都是问询能否让小船跟着去往辽东。
台上的学生给出了建议:“渤海的海况尚可,那里面的海浪高度平均不足一米,只是老师说在夏秋交际之时偶尔会有台风。
所以,你们若想去往辽东可以沿着海岸线前进,但是夏季之时就需要攒够买大船的钱,不然那些小船可是顶不住大浪的。”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对杨诗雅问道:“请问杨同学,这些商贩为何热衷于去往辽东,尤其是会有着众多大商家参与的情况?”
辽东那里的交易情况在以前就有报道过,到时候无论是押解俘虏, 还是粮草物资的运输, 都会交给商人来协作。
杨诗雅用手指着众多的商贩说道:“他们这几个月的逐步发展都离不开威虎寨构造的商业环境, 也逐渐养成了对于威虎寨的信任。
而且,辽东那边的交易,若是他们能过去,我们自然会优先选择交给他们。”
李世民想了下陇西李氏,发现自己很难插得上手。
这些小商贩经由黄河水道入海,由于圣人的关照,沿途的世家也会让他们通行。
但是陇西的李氏就不同了,虽然已有影响中原的趋势,但是跟黄河两岸的世家宗族还尚未有过深的牵连。最起码在航运上,陇西李氏就没有相关的发展。
不过,这些小船能运多少东西?亦或者他们能参与多大的规模?
想了下,他就觉得这些商贩都是些小打小闹,也只能在威虎寨的势力范围里当个游走的商人而已。
……
威虎寨,宫楠看着经由渤海那边送来的水文探测资料。他的眉头皱起,因为上面的数据让他感到苦恼。
在他电脑里存着的诸多资料中,是没有几个海域的水文信息的,结果航道被他规划成了低于海平面30米的深度。
但是渤海的大部分水深也仅是20米左右,这还是少了一千多年的黄河泥沙沉降,若是今后黄河治理不好,恐怕还会更浅。
拓深出一条渤海航道?
这工程量太大了,而且有着黄河的泥沙存在,这着实不是个好主意。
好在如今的黄河入海口还没有形成那么大的滩涂,而且入海口的位置和未来还有所不同。
若是在那边建造近海围堰,再与陆地打造大范围的湿地,倒是可以用于沉降泥沙。而且,加上将来小浪底的建设,亦是能减少上游的泥沙。
不过,拓深海域航道也是未来需要做的。只是这个时间估计是要几百年后才会面对的问题,尤其是他会控制着科技的发展速度。
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