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包

第592章 徙陵制度

+A -A

态度很重,但态度重不代表就要无限制移民。

    后世移民是因为当时汉人在当地处于少数民族,并且还需要防备西北和北方的敌人。

    可大明面对的问题不一样,大明有科技代差,五万北军在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足以碾压整个欧亚大陆。

    不仅如此,在人口问题上,林丹汗带走了绝大多数牧民,剩下的吐鲁番十几万蒙古人也被朱由检派人迁走。

    现在的安西、北庭两省,汉人虽然少,却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

    三百万汉人,是朱由检考虑到生产力和未来大明还要向中亚河中地区开拓而想出的数量。

    这三百万汉人,在日后大明打下中亚地区后,还要移民前往当地,帮助大明巩固当地的统治。

    这三百万人口不至于让西域和中亚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毕竟罗布泊干涸的事情便是前车之鉴。

    只要拿下了中亚地区,加上大明现有的疆域和各类矿产,科技上去后基本不会有稀缺的资源,没必要贪恋罗布泊干涸后的钾矿。

    拿下疏勒地区、安西的伊犁河谷,还有中亚的费尔干纳河谷,那足以养民三百万,养兵五万。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准备把各都督府的兵马数量做一做调整。

    他让人打开了《大明坤舆万国全图》,随后看了看大明眼下的疆域,最后做出调整道:

    “东军都督府接管两广、福建、琉球府、瀛洲、朝鲜防务。”

    “南军都督府作为小西洋、南昆仑两大监察使司的后备。”

    “北军和西军不变,但五军都督府都要做出兵员调整。”

    “东军兵员缩减为三十营,北军增加为五十营,西军增加为五十营,南军保持四十营。”

    “现役数量保持在七十万以内,不得超过。”

    朱由检说完,王承恩立马记下,并且让人发往了五军都督府。

    另外,面对没有几年的日子,朱由检也做出安排道:

    “调任满桂、孙应元为大都督府左、右同知。”

    “着曹文诏接任北军都督,着贺世贤任东军都督。”

    朱由检把自己的两个心腹调回了京城,虽然看样子是高升,但实际上却没有了太多实权。

    在南军支持朱慈燃,西军态度保守的情况下,曹文诏和贺世贤两个人掌控北军和东军,能让朝堂上减少许多争吵。

    尽管在朱由检看来,曹文诏和贺世贤不太具备担任一军都督的能力,但如果不让他们上位,那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有这能力。

    人是得经过锤炼的,孙应元和孙守法,曹猛几人就是明晃晃的例子。

    况且以明军的战斗力,只要都督不犯致命性的错误,那基本都能打出碾压的战局。

    调回满桂和孙应元,也足够表达朱由检的态度了。

    这下燕山派应该不会那么闹腾了,最少得先观摩观摩局势。

    “爹,我们回来了……”

    当朱由检说完正事,却见门口走进来了背着斜挎包的朱慈烺。

    他眼下已经八岁,就读百王坊隔壁的官学,眼下正在上二年级。

    不出意外,朱由检会在他五年级毕业后带他们前往齐国,然后在齐国接受齐国式的府学四年教育。

    “今日学了什么?”

    见朱慈烺归来,朱由检笑着开口,朱慈烺也快步跑到了他身边:

    “今日学了骑马,我上手的很快,别的同学被吓哭了,但我上马就能熟练打浪了。”

    “教习说,我有骑射的天赋。”朱慈烺沾沾自喜,脸上满是小骄傲。

    “那倒不错,齐王府的男人可不能不会骑马。”朱由检将他抱了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

    他看着朱慈烺,也不免有些惆怅。

    他本以为袁禧嫔会生下儿子,但似乎老天注定了自己和袁禧嫔没有儿子运,去年冬月袁禧嫔临盆后,剩下的依旧是一位千金。

    朱由检倒没有不高兴,毕竟相比较儿子,他更喜欢女儿。

    他担心的时袁禧嫔在朱慈烺他们都长大后再生下儿子,届时就有些尴尬了。

    朱慈烺虽然是长子,却不是嫡子,如果袁禧嫔届时真的生下嫡子,朱由检只能做出政策性的调整。

    立嫡、立长、立贤……

    三种选择会放在他的眼前,但他都不会选。

    这些说到底是封建制度的继承人选择,而齐国未来要做的是虚君。

    当然,朱由检不可能真的虚君,他的虚君是弱化君主的权力,将一部分权力剥夺。

    齐国日后也会有内阁,内阁可以换,皇帝不能换。

    关于战争发动,国策制定,刑罚审判这种容易遭受民怨的事情交给内阁。

    关于终止战争,外交往来,民生治理这种容易取得民意的事情交给皇帝。

    齐国式大明宗藩体系下的国家,只要齐王没有废杀郡王的权力,那郡王在齐国做官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1】【2】【3】【4】
如果您喜欢【我的书包】,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