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这段日子秦霄一直随侍在周成帝身边,端茶喂药,侍奉得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周成帝虽然贪花好色,流连后宫,奈何膝下儿子不多,如今两个嫡子加上发妻都去了,委实大受打击。
周成帝的大皇子出生不久就夭折,皇后所出的二皇子和四皇子都是嫡子,都被封过了太子,也都夭折了。三皇子母亲身份低贱,为周成帝厌弃,已被封为郡王打发去了封地。五皇子生来有疾,与皇位无缘,与母亲贤妃避居后宫,只等着到了岁数分封出去。七皇子是吴贵妃所出,奈何四五岁时夭折了。所以现下宫里数得上名的皇子只有两个,一个是段嫔所出六皇子,一个是吴贵妃后来又生的八皇子。
此外宫里还有其他几个皇子,只是要不生母出身低微不入周成帝的眼,要不周成帝干脆都不记得了,连宫牒都没上。
如今按照身份来说,应是八皇子为贵。但按照年长来说,却是六皇子在前。
段嫔虽然在宫位上比不了吴贵妃,但她入宫早,出身鲤鱼乡123,这几年父兄都争气,有向上的趋势,在清流中名誉不错,自己也混成了一宫主位。
而吴贵妃的吴家乃是老牌勋贵,她本人这几年又非常得宠,之前生的七皇子虽然夭折了,但紧接着又生下了八皇子,可见她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吴贵妃原想带着儿子来给皇帝侍疾。奈何八皇子才四岁,自己捧碗都捧不稳呢,如何能给周成帝伺候汤药?还不够添乱的。所以吴贵妃带着儿子来过一次后,便歇了这份心思。
至于段嫔,却早已无宠多年,六皇子也不过八岁年纪,侍疾也是指不上的。而且她为人一向清高,不屑于和吴贵妃争宠,只带着儿子守在自己的宫里。
所以最后留在周成帝身边服侍的,居然只有平王世子一个了。
秦霄此人能屈能伸,后世人评论,称平王乃不世英雄。若他没有英年早逝,大周皇室就不可能覆灭,中原也不会四分五裂,进入乱世战国年代。但这一说法也遭到反驳,认为平王乃枭雄,大周根基已坏,末年北有戎人之祸,南有水患,内又有三王之乱,导致民不聊生,四处农民起义。若平王未死,必会割据一方建立诸国之一,但活着,也是解不了这个死局的。毕竟平王是人不是神。
但不管如何,秦霄此人一生还是功大于过。且他确实是位大丈夫,能屈能伸。
秦霄服侍周成帝用心,周成帝确实是感动的。其实周成帝此人本性不坏,就是耳根子软,性子不够坚定。他对秦霄这个侄子还是蛮喜欢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秦霄的努力下,周成帝当真被他说服了,想要让他继承平王王位,然后放出宫去西北边关锻炼锻炼。
但谁知这时高家嫡长子高盛华却对周成帝进言,道西北边关天同的镇北大将军杨惠是秦霄的外公,若把秦霄送去说不定是放虎归山。虽然中宫养了他五六年,对他有养育之恩,但谁知道他会不会记恨当年神蛊案之事?
神蛊案是周成帝的忌讳,高盛华一提此事,周成帝便皱了皱眉。秦霄再次进来伺候汤药的时候,周成帝便不再提让他继承王位去西北的事了。
秦霄很快知道了高盛华私下和周成帝的对话。他虽然被软禁于宫中,却不是没有能量的。当年他祖父是太子,他父亲是嫡皇孙,被太祖周泰帝亲自抚养于宫中。虽然后来太子和周泰帝先后驾崩,经六王之乱后由晋王登基做了皇帝,但六王之乱历经五年,这期间秦霄之父纵使年幼,也有时间在宫里布置一番了。因此这宫里其实很有几个平王家的暗棋。
这些棋子平时摆着不用,但到了关键时刻就看出作用了。
高盛华和周成帝的对话没过两个时辰,就传到了秦霄耳里。若是高皇后还在,秦霄是万万不敢轻举妄动的,但高皇后一死,后宫群龙无首,周成帝更是管不了这些的人,秦霄的能量就发挥了出来。
得到消息,秦霄便沉吟起来。这高家,和他真真是相克!可是如何破解此局呢?
大孝期间,秦霄虽然不好出宫去找父亲给他留下的那几个谋士,但传递消息却比从前容易多了。
他手下的第一谋士东方令给他送来了一个关键消息:高盛华之所以不愿放他离京,竟是高盛荣对兄长嚼了耳根的缘故。
秦霄得到这个消息有点意外,因为他以为高盛荣不学无术,就是一纨绔子弟,就算是嫡次子,在家里也是无甚地位的,就算给高盛华出什么主意,高盛华应该也不会多考虑的。
但显然秦霄却是想错了。他是独子,没有兄弟,所以无法理解纵使高盛荣再怎么不学无术不务正业,他都是高盛华的亲弟弟。亲弟弟在哥哥面前说了有人得罪他,那做兄长的无论如何也是要出头的。何况高家一向护短呢。
这事给了秦霄一个教训:不要轻易小瞧任何人。
不过现在最关键的,是如何讨好高盛荣,让他改变主意去说服高盛华放自己出京。
以高盛荣的心机,根本不可能想到秦霄出京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未来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